位于昆明市莲花池畔的莲花仓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。2008年,云南斑铜被列入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”,同年莲花仓库落成,至今已是第15个年头。

失落铜艺博物馆里也有“跨界雄心”

隐蔽于闹市里,知道的人不多,然而这里却是云南斑铜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运营所在地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云南斑铜”的代表性人物李洪刚传承斑铜工艺、创意铜器的1000多平米创意空间,也是云南轻纺职业学院、云南工艺美术学校学生实训基地、学生成果展示基地。

走进仓库深处的工作间,与铜对话的工具多达几十种,还未完成的斑铜作品呈现出各个制作阶段的变化。据年逾六旬已从事斑铜工艺40余载的李洪刚介绍,云南矿藏资源丰富,尤以铜、锡著名。在明代,云南斑铜已见行于世。云南斑铜工艺有生斑和熟斑之分,生斑选用上好的自然铜锻打成型后,经过反复烧斑、反复锻打整形,再经过打磨、抛光、煮斑、显斑制作而成。熟斑工艺是在熔化的纯铜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其他金属,在铜和其他金属“混而不和”的状态下,经过浇铸成型、嵌刻、打磨、抛光、表面处理显斑等工艺制作而成。

“大多学生来了解、初步学习完制作流程就离开了,很少有学生能坐下来好好传承手艺,其实铜的工艺可以延伸的太多太多。我一直对他们强调,咱们工匠要向‘钉子’学习,坐得住,并且能钻研下去。”李洪刚说。

漫步仓库,琳琅满目的铜艺制品让人眼花缭乱,造型多样的铜摆件、铜茶壶、铜饰……工艺多变的青铜、斑铜、乌铜走银等应有尽有,仿佛穿梭到了“世外”的铜艺大观园里,每一件作品都值得细细品味。

除了传统工艺,几件与众不同的铜艺作品总能引发人们的驻足和强烈好奇,它们皆出自李洪刚之手。他尝试打破各传统技艺间的壁垒,将云南斑铜、建水紫陶完美结合,创造性地发展出“滇鋾”技艺;将斑铜与水晶完美结合,创作了《四大神兽》和《步步生莲》两组作品;在斑铜的制作中,吸收借鉴了金银错工艺,独创“滇铜错”工艺,充分融合了铸、敲、捶、镂、錾、镶、掐等技法,将乌铜走银、錾刻、镂空等技艺和谐结合,既保留了斑铜的美,又延展了斑铜更多的可能性。

“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融合与创造。”这是李洪刚一直践行的。2015年,他被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授予了“云南省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”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斑铜代表性人物”等称号,2018年,昆明市总工会、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授予他“昆明工匠”荣誉称号。

不只是滇铜匠人

很多人将李洪刚定义为“滇铜工艺大师”,他却不这么认为。

他回忆,自己的天赋遗传了心灵手巧的外婆,外婆虽然没有上过学,却能用一堆碎布头、废铜线、小亮片给他们兄妹三人制作惟妙惟肖的玩具,充满了奇思妙想的艺术审美力。1969年,他家住的后花园挖了一个防空洞,挖出了很多窑泥,他就学着外婆的劲头躲着玩泥巴,做小坦克、小手枪。但只要被母亲发现就是一顿抽打,因为那个时候肥皂要凭票供应的。

后来,他在电影《第八个是铜像》中第一次看到铜像雕塑,这印象深刻的一眼仿佛是开启他滇铜匠人生涯的一个按钮。回家后,他迫不及待地用木头创作了一个人像作品,为它起名叫《一块木头板板上》,并期待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有一个铜像雕塑作品。

“我的一生,遇到了很多好老师,我现在之所以乐意带学生,也是为感念当年他们的恩情。”李洪刚说。小学的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天赋,把他介绍到了当时的美术小学上学,在那里,李洪刚尽情学习和创作着漫画;中学阶段,语文老师安排他负责黑板报、刻印讲义,成了学校的大名人;临下乡前,美术老师送给他两个石膏头像,并为他提供纸笔,在艰苦的知青岁月中,李洪刚仍坚持在农忙的间隙抽空画画。

1979年,昆明工艺美术厂第一次面向全省招工,李洪刚从报考的1000多人中脱颖而出,进入该厂斑铜车间,师从同单位的胡湖,如愿走上了斑铜制作之路。两年后,李洪刚考入昆明纺织工业学校,在这里,他尽情挥洒自己的艺术创意才华。他一边做雕塑,一边进行设计创作,曾参与过云大校徽的设计,为学校对面的塑料五厂提供设计稿……毕业后,李洪刚顺利进入昆明日用化工厂工作,先后做过产品的包装设计、企业徽标设计以及香皂模具的开发等。“你们看到的很多宾馆里面用的贝壳香皂就出自那时候。”代表性的作品太多,但他一直觉得“艺术来源于生活,热爱生活的人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作品,尤其是美的作品”。

后来,李洪刚又产出了第五届全国民运会宣传画、云南省第九届运动会吉祥物、云南航空公司孔雀羽毛标志、昆明市商业银行徽记、红塔大酒店徽记等代表性的作品。

“任何一个创作时期都给了我宝贵的沉淀,我给云南轻纺职业学院设计的校徽是钉子和鸿雁的融合,注解是‘立如钉、行如鸿、六合同风’,希望和我的学生们共勉。”

李洪刚认为,工匠需要像钉子一样,坐得住,钻得深,但艺术也是相通的,手艺之间可以相互借鉴、融合。他在其他工艺特长一定程度上也奠定了他在铜器制作上的手艺。他不会拘泥于任何标签,还会继续探索下去。

作者:孙于婷 刘珈彤 杨亦麟 耿豪